中国轴承网 - 轴承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国内资讯 | 国际资讯 | 企业访谈 | 轴承知识 | 钢材资讯 | 钢材报价 | 技术前沿 | 技术资料 | 贸易知识 | 营销管理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国内资讯 > 卫运河畔崛起轴承之城
7.biz | 商业搜索

卫运河畔崛起轴承之城

信息来源:bearingkey.com   时间: 2014-09-04  浏览次数:476

      馆陶一县占领国内六成市场

  日前,记者来到馆陶县轴承产业园,只见一辆辆装满微型轴承的货车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。

  据介绍,馆陶县微型轴承的产量已占全国90%以上,国内使用的60%左右的微型轴承都产于此地。同时,河北省首家轴承产品质检站也设立于这里。眼下,馆陶县正在加快培育“中国轻工轴承之乡”,建设全省最大的轴承加工基地。

  馆陶县魏僧寨镇原本是一个普通的镇子,它的与众不同源于一条河的流淌和一个市场的繁荣。该镇濒临卫运河,与山东临清市烟店轴承市场隔河相望。

 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,烟店轴承市场繁荣起来,魏僧寨镇沿卫运河西岸的村庄近水楼台,也搞起了轴承加工。自此,馆陶县轴承产业由最初的翻新废弃轴承轴承加工再到轴承自主生产,逐渐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阶段。

  “我做轴承到烟店去卖。1987年赚了两万块钱,成了俺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。”该镇前符渡村的生产轴承第一人刘子明说,全村人都知道了生产轴承能挣大钱,于是大家都开始学技术做起了轴承

  小小的轴承激活了前符渡村,使它成为了该县第一个轴承村。随着各个轴承村的形成,该县微型轴承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。

  集聚规模效应做强产业链

  为了加快轴承产业的发展步伐,该县2003年投资10.6亿元,建成全长5.5公里、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的轴承产业带,散居在村中的小型企业都搬迁至此,目前已有75家企业入驻轴承产业带。

  2007年,总投资1.9亿元、占地100亩的轴承园区建成,现已入驻企业18家;2009年,总投资1.9亿元、占地面积110亩的轴承园区二期工程建成,现已入驻企业15家;2012年,位于魏僧寨镇肖村村北的中国轻工轴承交易市场投入运营。

  鉴于发展的需要,园区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。目前,总投资4亿元,占地120亩的轴承园区三期工程正在建设中,轴承园区四期工程和轻工轴承交易市场二期工程都已完成规划,预计年底将开工。

  “园区管理上很注重与规模效应的融合,通过培育产业集群,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力,推动实现产业集群园区化。”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郭学山说,园区在为产业集群提供土地、基础设施、交易市场、优惠政策等各种要素的同时,坚持整合集约优化原则,对轴承园区一期、二期、三期及中国轻工轴承交易市场一期、二期进行梳理和盘活利用,推动轴承产业优化升级。

  同时,他们加大产业链上下游等环节的引进力度,充分挖掘机械制造增值潜力,不断延伸产业链条,最终使全县轴承产业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锻造、车、磨、热加工处理,再到装配组装及仓储、物流、销售一条龙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。

  培育知名度做响品牌群

  该县轻工轴承产业茁壮成长,精密轴承园区先后荣获了中国轻工轴承之乡、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、精密轴承制造名镇等称号。

  馆陶县委书记谢继炯说,为提高馆陶精密轴承园区的知名度,依据“一乡一网”做文章。“一乡”即“中国轻工轴承之乡”这一美称资源,该县利用各种宣传载体,加大对轴承产业的宣传力度,逐渐把馆陶县轻工轴承做强喊响。“一网”即“中国轻工轴承网”这一网络平台,做好轴承企业的网上推介,增强产品知名度。

  同时,以“名牌名企”为重点,加大对国内知名品牌的招商力度,通过龙头的带动作用来提高园区的知名度。另外,还重点引导本地轴承企业树立名牌意识,积极申报省级、国家级名牌产品、名牌商标,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产品展览会活动,增加广告宣传的资金投入,不断开拓市场,提升品牌影响力。

  该县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龙头企业,强化龙头带动,创建一批产业知名品牌。品牌即资源,园区内龙头企业之一河北亚超轴承有限公司,今年上半年交易量已达210万套,交易额达7000余万元。

  “2013年全年,园区内轴承企业工业总产值46.8亿元,2014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1.8亿元,同比增长35%,税收占全县工业类的近三分之一。”馆陶县长孟凡雄表示,到2017年,全县轴承产业销售收入将突破80亿元,努力向百亿级产业推进。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轴承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